大阳城集团登录网化学系应用化学专业建设发展规划

         2015-09-28        137

  

大阳城集团登录网化学系应用化学专业建设发展规划

一、专业建设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

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是专业建设的依据,是有计划地开展各项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制订并落实我系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有助于进一步理清办学思路,明确办学定位和中长期目标;是为了科学、有序地办好现有专业,增强专业设置和建设工作的主动性和适应性;也是稳步提高我系专业办学水平,强化办学质量的保证。对开展本科教学不久的我系来说,编制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更是为了从开始就使各项建设工作纳入科学、规范的轨道,摆脱过去传统办学的陈腐观念束缚,使各项工作早计划、早安排、早落实;同时也有利于将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避免盲目投资,提高办学效益,主动地把工作的中心转移到加强专业建设、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加强师资队伍的培养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上来,使我系的人才培养工作更好地适应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需要。

二、专业基本情况

化学系始建于1975年,是大阳城集团登录网设立最早五个系之一。应用化学专业创建于2004年。

    通过 3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化学系在专业建设方面已奠定良好的基础,形成了自身的特色,人才培养质量逐年提高。由于办学成绩突出,在专科的办学过程中,曾荣获原国家教委和河南省教委“实验室工作先进集体”,升本后又分别荣获“河南省教育系统先进单位”、河南省委表彰的“全省五好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物理化学”、“有机化学”被评为河南省精品课程。“分析化学”、“仪器分析”、“无机化学”等课程获得校级精品课程。在全校开展的“教学管理”质量评估活动中荣获第一名,10余教师在各类教学大赛中获得大奖。分析化学学科于2009年底通过省专家评审,被增补为河南省第七批重点建设学科。

近五年来,主持和参与完成各类项目近 40 项;出版著作和教材 10余部,发表论文 380 余篇(其中 SCI 收录 80 余篇);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6项,河南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30余项。

化学系拥有近4000平方米的实验楼,现有仪器设备 600多台套,设备总价值达960万元。其中 10 万元以上的进口大型精密仪器有X-射线粉末衍射仪、傅立叶红外分光光度计、紫外分光光度计、气相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原子发射光谱仪等10余台套。另有近千万元世行贷款购置的各类大型精密仪器已全部到位,一万二千平米的新化学实验大楼已基本竣工,届时实验室条件会有更大幅度的提升。专业实验室管理科学规范,曾先后荣获河南省和全国“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在专业建设中注重基础理论教学,强化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人才培养质量逐年提高。连续3届本科生考研录取率在省内外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其中近70%的学生录取到全国重点院校, 2010届共有47名毕业生考取研究生,考取研究生人数占毕业生总数的60%,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90%以上。

三、专业建设目标和任务

(一)专业设置目标

应用化学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应用化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适应应用化学、化工及相关领域从事分析检验、质量监控、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教学、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同时为相关高等学校培养研究生优质生源。

(二)专业定位、专业方向和专业特色  

应用化学专业是理科,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备应用化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良好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能在化学、化工及相关领域从事分析检测、质量监控、生产管理、技术开发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该专业以化学分析检测为主要发展方向,重在培养基础扎实、知识结构合理、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善于了解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能将化学基础理论知识与生产实际相结合,进行应用性研究、科技开发和科技管理,适应二十一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理工复合型的应用化学高级技术人才。

(三)专业生源状况、就业状况和社会需求状况

生源状况:该专业以河南生源为主,面向全国招生。

就业状况和社会需求状况:治学严谨,管理规范,教风、学风优良。注重基础理论教学,强化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人才培养质量逐年提高。连续五届本科生考研录取率在省内外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其中近70%的学生录取到全国重点院校,2010届共有47名毕业生考取研究生。几年来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均达90%以上。

(四)专业发展规模

该专业在校全日制本科生250人,拟年招生人数70/, 2015年该专业在校学生规模250-300人。

(五)师资队伍建设

1.专业师资队伍现状

该专业现有专职教师11人,其中教授、副教授与高级实验师5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3人,硕士生导师2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1人,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 2人。

2.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目标

2011年至2015年,用5年的时间,建设一支适应教学工作与改革发展要求,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相对稳定、充满生机的教师队伍。

① 总量目标

在本规划时限内,要根据专业教学、指导毕业论文等工作和改革发展的需要,积极扩大教师队伍发展规模,教师总数约15人,计划补充专任教师2-3人。

②结构目标

在规定时限内,要积极调整师资队伍的年龄、学历、职称和学科结构。加强40岁以下具有博士学位教师的补充,并努力使教师职称比例基本合理。至2015年,45岁以下教师中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比例争取达到95%

③学术梯队建设目标

在规划时限内,要加强师资队伍的梯队建设,加强年轻教师的培养和提高,积极培养学术带头人,争取院级以上学术带头人能达到5人,青年教师授课学生满意率达到95%以上。

3.专业师资队伍引进、培养计划

继续加大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工作力度,重点引进高学历人员,特别是科研上已取得突出成绩的学科带头人。近5年应通过各种渠道引进2~3名高层次青年教师,输入新鲜血液,增强活力。

继续加大对现有教师的培养力度,通过联合培养、选送培养来进一步加快教师队伍建设力度。同时,高度重视教师的科研能力培养,一方面通过管理制度的改革,增强教师的科研意识,另一方面增加访问学者的选派数,提高教师的科研素质。

4. 师资队伍建设的具体措施及教授上讲台实施计划

1)具体措施

①继续加大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工作力度,重点引进高职称、高学历人员,特别是科研上已取得突出成绩的学科带头人。

②继续加大对现有教师的培养力度,高度重视教师的科研能力培养,一方面通过管理制度的改革,增强教师的科研意识,另一方面增加访问学者的选派数,提高教师的科研素质;另外,系里准备通过多渠道加大科研投入,进一步改善科研条件。

③继续执行青年教师学历达标制度。在职教师中每年至少要有2-3人取得高一级学历(学位)。

     ④通过联合培养、选送培养来进一步加快教师队伍建设力度。

2)教授上讲台实施计划:

①有组织、有制度、有措施、有检查。

②目前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上课的比例近85%,到2015年,使我系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开课率达95%以上。

(六)专业课程及教材建设规划

1. 课程体系建设

1)现有课程体系及其特点

按照教育部对教学计划的基本要求,结合化学系的实际情况,我系构建了分类培养的课程体系, 确立了各专业分类教学、方向选择的教学新模式。即用前两年半的时间修完全部必修课,用后一年半年的时间进行分类教学。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和理想, 实行方向选择。并且将专业选修课程分为两个类别:化学应用类和知识拓展类。

化学应用类模式主要开设工业分析,食品分析,分离方法,有机分析,化工设备设计基础,精细化学工艺学,高分子概论,新型功能材料概论等课程供学生选择,这些课程约占所有选修课程学分数的60%,课程结构设计合理,重在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一定的专业技术能力,具有较完善的知识结构,能从事化学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生产技术管理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知识拓展类模式主要开设药物化学,生物化学,高等有机化学,电化学,无机合作学习,有机合作学习,分析合作学习,物化合作学习,专业英语、化学信息学等课程供学生选择,这些课程约占所有选修课程学分数的60%,课程结构设计合理,重在巩固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强化学生的科学素质,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引领学生走向专业更深广的领域,并为其进一步接受高层次学历教育奠定基础。

现有课程设置突出加强专业基础,拓宽专业视野,反映专业建设特色和因材施教的原则。这种课程体系的设置符合教学计划制订的培养目标;符合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化为大众化教育的时代背景;符合 “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社会发展目标。

2)课程体系建设的目标和内容

以课程建设为主导,全面提升应用化学专业课程课堂教学、实验教学、科研和师资队伍建设的内涵和层次,建成教师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教学管理优秀的课程。

优化专业课程、减少必修课程、增加各类别特色课程和实践课程。使其课程比例结构更趋合理、课时分配适当。依据教学规律和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打通专业间的壁垒,重新优化组合教学内容。跟踪科学技术发展前沿,深化教学内容创新和改革,拓展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加强实践教学,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通过精品课程、双语示范课程来提高课程质量。

2.教学内容改革及教学大纲建设

1)教学内容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实施计划

开设课程旨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相关科学知识体系有基本认识,培养学生具有应用科学技术的实际能力,为学生后续完成毕业论文以及日后从事化学化工研究奠定基础。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一方面要跟踪、收集、学习相关科学技术的各项新成就,开展科学研究,体会、实践新理论、新技术;另一方面在保证课程的系统性前提下,有机地将近年来化学化工的新概念、新理论、新技术融会贯通到课程的相关课程的有关章节,提高了课程的科学性,先进性,前瞻性和趣味性。改进实验课教学内容,突出理论与实验的有机结合。采取走出校门,到化工企业、环境保护监测站、技术监督局等业务单位现场见习,强化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意识和能力。

2)教学大纲建设

在原有的教学大纲的基础上,以课程的目的为指导,根据化学、化工的发展趋势不断修改教学大纲,让教学内容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能力的提高,具有自己特色的教学大纲。重点是完善现有大纲,尤其是实验课、选修课教学大纲,部分实验课要密切联系新时期人才培养的要求,完善实验项目体系。部分选修课必须选用最新教材,增设技能性实验内容,使之切实为培养目标的实现服务。

3.教材建设

1)教材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做法

推进素质教育。以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重点,以人才培养目标和社会对人才需要为依据,紧密结合教学改革与科学研究成果,提高优质教材的使用效益。

鼓励教师结合专业特点和实际需要,采用符合我系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的高质量的教材。教材的选用应贯彻教材的“先进性和适应性”原则,严把教材选用质量关,鼓励教师积极开展教材研究和评价,在此基础上,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尽量选用近几年新编写、出版的国家十五、十一五规划教材、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及获奖教材。结合专业结构的调整,加快教材的更新。做到教材建设与教学改革同步,以教材改革促进教学内容的优化。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重点,认真探索化学系教材建设的新思路、新机制和新方法。

2)专业课程教材使用计划

目前化学系各课程体系专业主干课程均使用十五或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或曾获国家较为优秀教材二等奖以上的教材。

    部分选修课准备1-2年内使用自编教材。使教材内容更加适合我系学生的实际情况。 

4.精品课程建设计划

该专业目前的6门专业主干课中已有4门(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为校级精品课程, 2门(有机化学、物理化学)为省级精品课程,我们正在加大力度努力维护好、继续建设好这些精品课程。计划2015年,全部已开设的专业主干课均建成校级精品课程,再建成省级精品课程1-2门,力争申报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

(七)实践教学建设规划

 

1.专业实验室建设规划

在实验室建设方面,不断发展和完善实验条件,增设实验室、实验设备和仪器。

实验室建筑面积13000M2,预留有一定发展空间。

2015年达到满足本科教学和教师科研及硬件基本达到招收硕士生的要求。固定资产 1500万元。生均仪器设备1万元,符合本科办学要求。

2015年实验开出率100%。综合性实验、研究性实验达到本科评估要求,实验质量和水平有较大提高。

实验室按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进行整合分类建设。实现资源整合和资源共享。提高实验效率、效益和质量水平。

建成后达到完成实验室数量:学科教学实验室(无机、有机、分析、物化、化工、应用化学)6个,技能训练室 (天平、计算机)2个,研究室20个。

五年总投资:700万元,其中共规划购置大型仪器10台,约600万;化工中试100万。

2.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条件建设规划

1)现状

以实验室建设为依托满足毕业设计条件建设的要求。

毕业设计(论文)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综合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坚持“早启动、勤检查、高标准、严把关”,“紧抓两头,严控中间”(抓好选题与答辩质量关,加强全过程质量监控),在保证和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方面收到了良好成效。近四年已公开发表毕业论文20余篇,其中近10篇发表在SCI及国内核心期刊。

2)建设计划

   ① 严把指导教师关:系毕业论文(设计)领导小组必须对讲师以上职称教师的学术水平进行考察。对虽然取得讲师以上职称但无学术水平的教师,坚决从毕业论文指导教师队伍中剔除;由于毕业论文与发表论文有所不同,因此,必须对毕业论文指导教师进行毕业论文写作方法的培训,并在毕业论文指导中加以检查和指导;组织有毕业论文指导经验的教师对没有毕业论文指导经验的教师进行传、帮、带。

② 严把选题关:选题是毕业论文质量高低的关键:要能够正确而恰当的选题,理论联系实际,刻意求新,把握题目的大小与难易程度,有效的提高毕业论文质量。

③ 加强制度建设:落实层层管理制度,加强环节监控

3.实习基地建设规划

1)现有实习基地的软件、硬件建设和使用情况

① 硬件环境

      已建立了3个专业实习基地。

  ② 软件环境:与3个专业实习基地签订了实习基地协议书,并制定了校外实习基地管理文件。

  ③使用情况:我系的3个专业实习基地每年均派若干实习生前往实习。多年来合作良好,实习效果突出。

2)实习基地建设计划(包括地点选择、基地名称、实习内容、建设方式等)

①针对专业方向,计划扩大实习基地范围,实习种类,使实习形式更趋丰富。

②实习基地尽可能扩大到外地,如江浙、广东沿海等地,并能与学生所寻找的工作单位试工结合起来。

③在进行专业教育的同时,培养学生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④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实习环境,保障实习质量。

⑤建设方式:共建

四、专业建设保障措施

1.建立组织机构

   成立专业建设小组,对该项目进行具体分工,实行专人专项负责制,项目组长定期检查工作,并定期汇报课题进展情况。

2.资金保障

  关于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以及部分教材建设,投入部分资金,以保证这些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同时,监督本课题进展情况,以保证配套资金的正确运用。

为了进一步搞好专业建设,我系从系建设经费中按校相应的额度资助专业建设,主要用于鼓励教师、学生申报科研项目、开展科学研究、教材与课程建设、实习基地建设等的实施、学生第二课堂活动以及科研发展等。  

 

                                               大阳城集团登录网

                      二OO年十二月

 

 

 

打印文章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